从军事力量上来说,中国存在哪些短板?这两大战略弱势急需扭转

此外,中国的潜艇力量虽在数量上居世界前列,但在静音技术和战术应用方面仍然与美俄等国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问题限制了中国海军在远海执行任务的能力,使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海上军事存在受到限制。
空军远程打击与空中加油能力的不足
中国空军近年来取得重要进展,歼-20等第五代战斗机的服役,使中国的空中力量获得质的提升。然而,中国空军在远程打击能力上仍存在短板,尤其是在空中加油机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远程作战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难以保证。
目前,中国的空中加油机主要依赖于俄制伊尔-78和自研的运油-20,但数量远低于作战需求。此外,中国的战略轰炸机力量与美国B-2轰炸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限制中国空军在远距离打击中的有效性。
远程投送与补给能力不足
在现代战争中,远程兵力投送和后勤补给能力至关重要。相比之下,中国在全球部署和维持远程作战的能力仍然有限。虽然中国正在扩展其海外军事基地,例如吉布提基地,但总体来看,中国的全球军事投送网络尚不完备,缺乏大规模、快速的兵力投送能力。
这种能力不足,意味着:中国难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响应危机,影响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战略存在和影响力。
战略弱势——军事联盟与全球化作战网络的缺乏
除了硬件上的短板外,中国在军事战略层面还面临两大明显的弱势:缺乏强有力的全球军事联盟体系,以及全球化作战网络的缺乏。
这两大战略弱势,不仅影响中国的全球军事投射能力,也限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缺乏强有力的军事联盟体系
与美国相比,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缺乏坚实的军事同盟体系。美国依靠北约、日韩等全球军事盟友,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调动和部署兵力,形成强大的联合作战能力。相比之下,中国虽然与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但这些关系更多侧重于双边合作,缺乏像北约那样的多边军事联盟。在应对全球性冲突时,中国无法像美国那样迅速得到盟友的军事支持,影响了其全球作战能力。
此外,中国的外交政策长期强调不结盟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构建军事联盟的可能性。
尽管,近年来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积极推动与中东、非洲和拉美国家的合作,但这些合作更多集中于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而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仍相对有限。建立全球化的军事合作网络将是中国未来提升全球军事影响力的关键。
而美国拥有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和前沿部署力量,这使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快速反应和力量投射。
此外还要知道:中国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基地数量相对有限,除了吉布提基地外,中国在其他关键地区缺乏类似的军事存在。这种缺乏全球作战网络的现状,限制中国在全球危机中的快速反应能力,使其在全球军事博弈中处于战略劣势。
并且,中国近年来虽在海外投资建设港口和基础设施,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在各大洲的经济影响力,但在军事上这些资源尚未形成一体化的作战支持网络。
尤其在亚非拉等战略要地,缺乏有效的前沿军事存在,使中国在潜在的冲突和对峙中难以形成与美军对等的全球军事反应能力。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中国需进一步加强海外军事基地建设,形成以海军、空军为核心的全球化军事部署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